奥司他韦颗粒小儿剂量(奥司他韦真的是抗流感神药吗)
每年流感肆虐的时候,就是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缺药时。有些孩子家长甚至囤上几盒奥司他韦颗粒放家里,美其名曰“有备无患”,一旦孩子出现感冒发热,就直接给孩子喂奥司他韦颗粒。有不少不法分子甚至囤奥司他韦然后高价出售。于是乎,奥司他韦备受推崇,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神药”。那么问题来了,奥司他韦真的是抗流感神药吗?
奥司他韦并非神药,预防和治疗用药时机要适当
奥司他韦之所以被热捧成为神药,原因诸多,比如有国家权威指南推荐、市场炒作等等。其实,奥司他韦并非神药。奥司他韦是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用于成人和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和预防。只有以下特定的几种情况才可以使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
2018年美国感染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季节性流感的诊断,治疗预防性用药以及暴发的管理》指出: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暴露前)指征如下:(1)在流感季节,流感相关并发症极高风险的成人或≥3个月的儿童,有流感疫苗禁忌证、缺乏疫苗或预计疫苗效能低下(如严重的免疫低下患者);(2)流感相关并发症风险最高的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前6~12个月和肺移植患者;(3)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在接种灭活疫苗起效前可考虑短期使用;(4)未接种疫苗的成人或≥3个月的儿童,包括医护人员,需要密切接触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人群,而且这些高风险人群有疫苗接种禁忌证或无法接种,并且不能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5)可以考虑培训患者或患者家属自己早期启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作为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替代方案。因此,除了上述几种情况,一般都不推荐使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
此外,《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明确指出: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4)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30);(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奥司他韦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小时内进行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中获益。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充分评价风险和收益后,再考虑是否给予奥司他韦的抗病毒治疗。相较于以前的指南,这版指南删掉了“48小时的时间限制”。
奥司他韦对普通感冒无效
需要强调的是,奥司他韦仅适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主要作用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而对于呼吸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无效。因此,不建议在家囤积奥司他韦。服用奥司他韦,需经过医生确认感染了流感病毒或高度怀疑流感并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疾病,和需要住院并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不要自行服用。
服用奥司他韦的注意事项
(1)奥司他韦不能取代流感疫苗,但可能抑制流感减毒活疫苗的复制,继而影响疫苗效果。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2周内请不要服用奥司他韦,在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也不要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使用灭活流感疫苗无时间限制,在服用奥司他韦前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
(2)用于治疗流感时,最好在流感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开始的2天内(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开始服用奥司他韦。用于预防时请在在与流感病人密切接触后2天内开始用药。
(3)奥司他韦一般疗程5天,重症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4)饮食对奥司他韦药物影响较小,可以在进餐时或空腹服用。如果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建议将药物与食物同服。
奥司他韦也有药物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为处方药,需要按照医生处方的剂量使用,增药、减药需经过医生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减量,否则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躁狂、自我伤害、行为异常、谵妄(包括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时,应该紧急停药并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结语
总之,奥司他韦并不是神药,只对流感有效,对普通感冒无效。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奥司他韦的抗病毒治疗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