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匠漫画(古代没有吹风机,请问清朝男人多久洗一次辫子呢)
你真以为清朝人的辫子是和影视剧里演的那样油亮粗黑,和大辫子姑娘有一拼的那个样子吗?实际上到了光绪末年,朝廷的控制力崩坏的时候,才有人敢这么留头发,在清朝中前期,甚至是光绪朝前期,都没人敢留这种只剃前半截脑瓜皮的“大辫子”。大清朝这几百年,除了最后这十来年,男子脑袋上的辫子都没有粗过小手指头,这么细的辫子打理起来就很方便了,哪怕天天洗也不是个太麻烦的事情。
上图中的前期是持续到乾隆朝的发型,俗称“金钱鼠尾辫”,指辫子要细到可穿过铜钱的方孔;中期是从乾隆朝末年开始,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称为“猪尾巴辫”;后期是从1900年前后控制松弛开始出现的,但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夸张,在老照片中的晚清男子,都是剃干净鬓角和后脑勺的。
上图才是清朝后期的发型,鞭子实际上也没有太粗,鬓角和后脑勺是要刮干净的。
大清朝之所以中乾隆朝末年开始对头发的约束开始渐渐放松,是和1768年在浙江出现的“叫魂”迷信有密切关系,这个“叫魂”后来蔓延到了整个汉文化区,引起了巨大恐慌,形成了席卷全汉文化区的一场大风潮。据说,“叫魂”的施法者可以通过被害人被剪下来的辫子,吸取被害者的灵魂精气。因为前期中国人都是这种“金钱鼠尾辫”,非常容易被一剪刀就铰下来了,所以就开始把辫子留粗了,这样就能抵御住剪刀的“袭击”。虽然“叫魂”是一场闹剧,但当时的老百姓可不敢把这件事当成笑话,都留起了粗辫子,这就是“猪尾巴”辫子流行起来的原因。
20世纪初外国漫画中的清朝人脑袋上还是“猪尾巴”和“金钱鼠尾”为主,同治和光绪年间也确实如此。
至此,无论是“金钱鼠尾辫”,还是“猪尾巴辫”,都不是甚粗,也都相当容易打理,所以多久洗一次辫子都不太会引起卫生问题,即便是天天洗,也不是多麻烦的事儿。
至于后期留起粗辫子就真是个麻烦事儿了,天天洗肯定不现实,那个家庭条件好的可能三五天可以洗一回,但条件不够好的,很可能一两年也洗不了一次,可以想象这味道多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