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第三帝国(假如明朝撑到1840年,会败给英国吗)
不用等到1840年,1637年大明就跟跟英国人干过一仗,结果——惨败!
清末,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清帝国被英法等西方国家打的是满地找牙,尊严扫地。为此很多国人都十分愤恨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试想,如果将清朝换成大明的话,那西方殖民者绝逼不能这么嚣张。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不过要是真把大清换成大明,那结果..........
估计差不多。
其实,中国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整个科学技术、军事武器就已经大幅落后于西方了。
在14世纪,随着数学、化学和物理学不断应用于武器制造,欧洲的火炮技术空前提高,而造船水平也开始超越中国。
到15世纪,葡萄牙和荷兰人相继来到中国,与当时的明王朝发生了接触。
而明朝士大夫对于西方人的到来是感到空前的震撼,这其中最先让明人震惊的是欧洲人的大船和火炮。
葡萄牙、荷兰人最初到达中国时随行的都是一些商船,火力配备远不及正式军舰。但即便如此,仍旧让自以为天朝上邦的大明军民惊掉下巴了。
(17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无论是排水量还是先进性都是碾压明军战舰)
此后,明朝曾与荷兰和葡萄牙发生过军事突冲突,而面对着荷、葡先进的战舰,明军只能用数量去弥补,多采取围困、突袭等战术。
若实在打不过,就只能请海盗帮忙了。像是郑成功他老爹郑芝龙,是明末南海最大的海盗,他就曾帮助明军对付过荷兰人。
除了荷兰和葡萄牙,明朝也与英国人打过交道。
1637年,在明朝灭亡前夕,一支由6艘商船组成的英国船队来华进行贸易交往,这是英国政府首次与中国接触。
英国人此次前来的目前就是为了做买卖,买些瓷器、茶叶和给在广州城内的英商送些补给。
但是,他们的到来似乎并没有收到当地政府欢迎。明朝的广州地方政府此时正十分头疼走私和海盗泛滥,对于西方人十分防范。
在面对英国人到来时广州政府奉行着“你给老子滚蛋”的外交政策,拒绝了英国人的通商请求,并先发制人的突袭英国舰队。
对于明军的突袭,英国商船(注意是商船)把明军在珠江口的亚娘鞋炮台轰成了马蜂窝,并且重创了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明军水师。
在英国人占领明军沿江炮台后,他们惊奇地发现明军所使用的火炮多为使用1磅炮弹的小炮,这根本打不穿英国舰只。而当时英国商船上配备的火炮已经是能够发生16磅的炮弹了。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商船,同时期英国皇家海军的装备则更加先进,绝不是明军可相提并论的。
如此悬殊的武力值,若英国真是要入侵中国,那么明朝政府99%是得跪。
(1639年的唐斯海战,英国联合荷兰彻底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确立了其海上霸主地位。见过大风大浪的英国人自然对明军的那些小船不屑一顾)
在英国人离开的24年之后,作为东南沿海仅存地一支抗清力量,郑成功觉得率军收复台湾作为抵抗满人的海外据点。为此他集结了2.5万大军和上百艘战船东渡台湾跟荷兰人宣战。
这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第一次大规模交战,这场战争持续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打得十分艰苦。
战争的结果,众所周知。最后荷兰人在郑军的围困下,孤立无援,被迫投降,中国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彻底收复台湾!
不过需要各位看官了解的是,国姓爷2.5万大军的对手!只是1500个左右的荷兰人。
对,只有1500多人,不能再多了。
再多,就真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