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眼睛图片(一个近视的人戴眼镜最佳视力是1.5,就给他配1.5的眼镜吗)
在学生近视高发的今天,配镜已经不可避免,很多都配到1.0,也有部分配到1.2或1.5,究竟多少合适?
单纯从配镜的角度看,总有种感觉矫正视力越高越好。但真正了解配镜的机理和眼睛自身调节的过程,才会明白配镜矫正视力应该有一定的规范,不仅要从矫正视力的层面来看,还要从眼睛自身的调节的生理基础来衡量。
近视裸眼视力下降诱因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眼睛看远看近是一个自如调节的过程,往往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和近距离用眼负荷的增加会出现眼睛的近视状态,客观上表现为不能有效的看远,也就是自身视力的下降,病理上表现为睫状肌放松调节的障碍。
这时候,通常的应对方法,也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配镜,严格区分应该是满足的矫正视力的提高,也就是人们对视觉要求的满足。至于眼肌放松调节障碍却被忽视了,而这也正是因近视而导致自身裸眼视力下降的主要诱因。也就是说因为病理改变所引起的自身视力下降被忽略了。
配镜应适当欠矫
所以,有不少的眼科医生主张配镜以欠矫为宜,也就是主张配镜达到0.8更符合综合的应对近视现状。保持一定的欠矫(配镜矫正视力0.8),好就好在保持了一定的自身调节,而不是全部依赖镜片的屈光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欠矫,对于抑制近视的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只有关注了对睫状肌自身调节机能的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近视发展不可逆转的尴尬局面。当然这需要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改善自身视力、遏制器质性病变的加重(度数和以及眼底状况)。
配镜时适当欠矫,这不仅在保持眼肌(睫状肌)一定的自身调节机能上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为及时配合针对性治疗提升自身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提供了对比的参照。
试想,经过合理的治疗,满足了度数的控制、视力的改善,同时满足不需要那么高的度数就满足了较好的视力,是不是在降低度数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别小看这简单的改善视力、控制和适当降低度数,毕竟缺乏干预的结果是度数的逐年的快速增加,和近视比率的逐年升高。
近视本身差异
人们对治疗结果的过分的期望源自配镜矫正视力的立竿见影,但忽略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就是:矫正视力提高掩盖了自身度数的增加和自身裸眼视力的逐年下降和器质性病变的逐年加重。无论低、中、高度的近视我们似乎都能以配镜来解决视觉需要的满足,但病理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的工作状态时有本质差异的。及时的把近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或把度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都至关重要